四月的镇宁,茶香馥郁,连绵起伏的茶园里,丛丛茶树在云雾之间吐出新芽,茶农们腰挎竹篓穿梭茶山间,指尖在茶树顶端轻盈跳跃,缕缕茶香沁人心脾。
地处北纬26度的镇宁自治县,与印度大吉岭、福建武夷山同处世界三大黄金产茶带,盛产干净好茶。2024年,全县茶叶投产茶园面积6.56万亩,茶叶产量0.41万吨。全县有机茶叶认证面积2466亩,产值5.85亿元。
一个典型的西部农业县正在成为产茶大县,其发展背后的密码是用好历史赐予的茶文化,不断扩大茶规模、创响茶品牌,用一片“金叶子”谱写出经济兴、百姓富、生态美的乡村振兴新画卷。
雾绕青山枝叶绿,众人背篓采茶忙。清明过后,镇宁自治县江龙镇茅草村茶园满眼翠绿。茶农们正抓紧采摘鲜茶,一派忙碌景象。
“从3月初开始茶园进入采摘期,今年的春茶长势喜人,品质很好。”茅草村党支部书记杨树森脸上满是丰收的喜悦,他说:“我们村茶叶种植面积4800亩,主要种植江龙传统的‘江龙小团叶’,其特点是色泽绿润、汤色嫩绿明亮、滋味甘饴醇厚、口感清香,特别适合制作高品质的绿茶,深受消费者喜爱。”
作为镇宁茶叶的主产区,江龙镇茶文化历史悠久,早在明朝洪武年间,这里生产的“江龙白沙茶”就有进贡的历史记载。明朝时任贵州提刑按察副使沈痒在《贵州图经新志》中提到:镇宁州茶,州境皆出,茶叶大而味美。
传承深厚的茶文化,借助海拔高、云雾多,冬无严寒,夏无酷暑,雨热同季,土壤有机质含量丰富的得天独厚气候。近年来,镇宁自治县以乡村振兴战略为引领,大力发展茶叶产业,致力于将茶叶产业打造成为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金色招牌”。
选育茶树品种,提高茶叶质量。选育好的茶树品种是茶叶产业稳固发展的根基,镇宁通过良种繁育、精心选育,重点选择种植“江龙小团叶、福鼎大白、龙井系列、黔湄系列、黄金叶、安吉白茶、乌牛早”等品种,不断提升茶品质。
推动标准化茶园建设。按照“品种优良化、建设标准化、发展园区化、设施配套化”的思路,狠抓示范基地建设、茶叶园区建设和生态茶园建设。
一叶香而茶业兴。目前,在镇宁,除种植核心区江龙镇以外,本寨镇、革利乡、沙子乡、募役镇、白马湖街道、扁担山镇等乡镇均有茶叶种植,全县茶叶种植面积达7.66万亩,生产的茶叶产品已销往贵阳、北京、浙江、上海、内蒙古、江苏等地。
2018年11月,贵州秋季斗茶大赛上,镇宁自治县江龙浪风关白沙茶业有限公司选送的古树绿茶斩获“金奖茶王”称号。
2020年4月,贵州省春季斗茶大赛上,镇宁自治县山和水茶业有限公司选送的古树绿茶获古树茶类“金奖茶王”称号。
2023年11月,镇宁自治县黔龙茶业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的“江龙红”荣获“第十四届国际名茶评比”大赛金奖。
曾几何时,镇宁茶叶没有好的品牌,市场销路打不开,茶农收入上不去,如同一颗颗散落的珍珠,虽光彩夺目,却不能串珠成链,成为富民产业。
“只有打造属于自己的品牌,才能推动镇宁茶产业高质量发展。”从成立镇宁自治县黔龙茶业有限责任公司带领群众发展茶叶产业那一天起,创品牌这一信念就默默地在企业负责人王江林心里扎下了根。
黔龙茶业作为镇宁茶产业发展的龙头企业,其集茶叶生产、加工、销售及旅游开发为一体,以示范带动群众增收为宗旨,推动镇宁茶产业向集约化、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转变,创立自主品牌有“江龙茶”“江龙红”“云顶仙毫”“苗家云雾”等10个系列,2024年产值突破1500万元。
在位于镇宁扁担山镇的贵州众鑫富茶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目前正致力打造贵州茶产业名片“茗锦润茶”,对标国内知名上市企业,全力打造成为贵州第一家主板上市茶业企业。
“产业要发展,品牌是关键。”贵州众鑫富茶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白仕敏表示,镇宁茶叶的品质很好,但在以前缺少叫得响的品牌。目前,发展茶叶品牌已逐渐成为镇宁茶企的共识。
打造茶叶品牌,是必然趋势,也是重塑镇宁茶产业的关键之举。黔龙茶业、众鑫富茶等龙头企业对茶叶品牌的认知,正是多年来镇宁着力推进茶产业发展路径的缩影。
近年来,在政府部门的大力推动下和茶农自我认知的不断提升中,广泛分布在黔山秀水间的一片片香茗慢慢都有了“名字”。目前,镇宁在工商部门注册登记的茶叶品牌有“江龙白沙茶”“贵州生态黑茶”“苗家云雾”“茗锦润”“浪风关”等19个。
“品牌众多,但在整体实力上还存在一定差距,亟待培育出国内外著名的茶叶品牌。”镇宁自治县农业农村局副局长王威介绍,目前,镇宁农业部门正引导成立镇宁茶叶协会,充分发挥行业组织的桥梁纽带作用,整合资源,打造“江龙小团叶”公共品牌,提升市场竞争力。
茶叶一头连着千万茶农,一头连着亿万饮者,是为茶农谋利、为饮者造福的产业,是富民产业也是绿色产业。
春日气温回升,在镇宁本寨镇奋箕冲村中浩农业的茶园里,漫山遍野的茶树郁郁葱葱,村民班云妹和十几名茶农正腰挎着竹篓穿梭其中,采摘鲜嫩的春茶。
“自从3年前村里种上茶叶后,我就在茶园务工。现在正是采茶的时候,一天能采3-4斤,一天能挣100多元。”班云妹笑着说。
安顺市中浩农业有限公司是镇宁引进的茶叶发展龙头企业。“我们公司茶山种植规模达5000余亩,现在每天有近200名工人在山上采茶。”该公司经理罗宁波介绍,茶园自2022年打造以来,累计带动约37500人次就业。
走进镇宁江龙镇陇西村,茶农黄坤一大早就在茶叶加工坊忙碌着,制茶期间,不时有电话打来。“茶叶今天就能炒制出来,明天就可以送货。”黄坤一边忙着炒茶,一边应付着客商的订单。
黄坤家种植有12亩茶,每年春茶采摘季是他最忙碌的时候,他的妻子带着茶农在山上采茶,他负责在自家的茶叶加工坊制茶。“每年大概生产300斤干茶,一年的纯收入突破12万元。”黄坤笑着说。
而在陇西村,与黄坤一样拥有制茶工坊的农户超过30家。“全村500户农户,至少有200户农户种茶卖茶,靠着茶叶每户每年至少增收3万元。”陇西村村委会副主任黄龙说。
一片“金叶子”,一条“致富路”,镇宁自治县以江龙、本寨、革利、扁担山为典型代表的乡镇均建有标准化茶场,都在不断书写着“因茶致富、因茶兴业”的故事。
据镇宁农业农村局统计,全县通过“公司+合作社+农户”模式,年带动3.75万人(次)通过茶叶产业就业,发放务工工资1875万余元,户均增收3.5万元。
“下一步,我们将立足县域茶叶资源禀赋,充分发挥茶产业的基础优势,做好‘茶产业+’这篇文章,积极探索‘茶旅融合、茶体融合和茶产业+低空经济’等多元融合发展模式。通过茶产业与各领域的深度融合,提升茶产业附加值,实现茶园土地价值最大化,经济价值最大化,构建镇宁茶产业发展新格局。”王威说。 (文/图 伍水清、郭黎潇、李伟)
国家卫生健康委面向公众发布的《体重管理指导原则》指出,有研究预测,如果得不到有效遏制,2030年我国成人超重肥胖率将达到70.5%,儿童超重肥胖率将达到31.8%。
坚持跳绳一个月之后,你很可能……变瘦了,肌肉更有力了,心血管耐力也提高了!河南一健身达人尝试跳绳挑战,30天跳了14.6万个(约平均每天4800个)后,发现:体脂率降低了2%~3%、体重减少了2公斤、腰围减少了5厘米。社交平台上也有人记录下跳绳1个月的体重变化:30天内减重3.
2025年,河南省体育彩票管理中心通过“责任彩票+反诈宣传”的跨界融合实践,创造性构建起公益事业与社会治理的协同机制。
朱雀玄武敕令再次要求改名被拒! 警方:13个月改名11次,属扰乱公共秩序、浪费行政资源#热点新闻事件 #热点追踪 #改名
辽宁舰遭外军双航母夹击!歼-15挂弹出击,近距格斗逼退外机 #抖音热评 #歼15
【晒晒咱的镇馆之宝14】光明日报记者 杨 飒 王胜昔 丁一鸣你能想象这样一个情景吗:8000多年前的一个月夜,一位男子手持骨笛,临水而奏。清越的笛声伴着水面上跳跃的月光,仿佛倾诉悠悠思绪。其实,远古并非我们想象中蒙昧,而是早已闪烁着文明星火。
近日,巩义市回郭镇街头的体彩实体店挂起喜庆横幅,引得路人纷纷驻足——该店一位购彩者李先生凭借一张10元的体彩7星彩机选票,中得二等奖292985元,为这座人文古镇再添一桩幸运佳话。
来源:【海报新闻】海报新闻记者 郑昊 报道在战胜武汉三镇后,泰山队又要上河南的地盘去挑战那支曾经“专治”各种不服的球队。在本场比赛的赛前发布会上,崔康熙玩起了“虽然、但是”的语言艺术。只不过,是听那有些吓人的“虽然”,还是听那让人欣慰的“但是”,每位球迷心中都有一杆秤。
郑州跑者邵先生为刷新成绩选择专业碳板跑鞋谁料跑完后前脚掌灼热疼痛、小腿酸胀当下碳板鞋在青少年中十分流行运动医学专家提醒盲目追风对足部健康影响大01频发穿碳板鞋致足受伤病例据央视网报道,郑州跑者邵先生为提升配速改穿碳板鞋,虽成绩有所提高,却引发前脚掌和小腿疼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