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朦胧的桂江上白鹭飞舞,昭平万亩茶海还未苏醒,勤劳的茶农们已踏着晨露穿梭于茶山之间。这片位于贺州市昭平县的翠绿山峦间,民宿产业如春笋般迅速发展,让游客在袅袅茶香和悠悠古镇中,觅一处宁静之地。
近年来,昭平县依托“中国长寿之乡”、“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国家5A级旅游景区黄姚古镇得天独厚的生态优势,打造慢生活特色旅游民宿,不断丰富游客新体验,以乡村烟火气激活乡村振兴新引擎,书写昭平的“山居笔记”。
“以前家人多在外读书、打工,现在兄弟姐妹都回来经营民宿,日子越过越红火了。”在昭平县黄姚镇黄姚街,黄姚悦舍空中露台全景酒店负责人古仲宁看着自家闲置老房子变身特色民宿,心里颇多感慨。
“我们保留原建筑精髓的同时进行现代化升级,通过小规模、渐进式更新保留古镇老宅历史肌理,融入现代智能设备和服务,继承了古镇的安静和淳朴,提供舒适的住宿体验。”现在经营着4家民宿的古仲宁介绍,乘着文旅的东风,近年来在原有旧宅的基础上创办了主题民宿,建筑装修采用古建理念,结合当下流行的风格,给客人像家一样的舒适,附近村民通过自主经营、民宿服务、房屋租金实现增收。
这些改造既保留了古镇的“烟火气”,又让传统古镇焕发新活力,走出一条文化保护与乡村振兴双赢的特色之路。
“这个地方很值得一来,夜晚漫步在黄姚古镇的青石板路,感受岁月的沉淀,在飞檐斗拱间,探索着岭南千年的故事,体会着承载着无数先辈的智慧与情感。”来自山东的游客龚建漫步在夜幕下灯笼的海洋中,感受着古镇夜晚的宁静与浪漫。
龚建说:“古镇的建筑、街道、溪流仿佛有一层神秘的色彩,民宿也很有特点,装饰得古色古香,很有家的感觉,回去和我的亲朋好友多多分享一下,很值得来看看。”
吴永英在故乡茶博园(茶语山舍)向指导尼泊尔游客体验手工炒茶,向游客展示非遗手工茶,游客欣赏茶礼仪。
近年来,昭平县不断开发黄姚古镇景区旅游新项目,把文化展演、黄姚马拉松、特色美食市集、非遗体验等文旅要素巧妙融入景区活动,推出了跟着赛事去旅行、跟着赛事品美食、跟着赛事看演出等丰富多彩的文旅产品,促进了产业间的深度交融与协同创新。不仅为游客带来新体验,也力争实现“过路经济”向“过夜经济”转变,带动住宿、餐饮等服务业发展。让村民端稳“旅游”饭碗,激活了古镇烟火气,为乡村振兴、村民致富注入活力和动力。
“近几个节假日的经营,游客量还是很客观的,特别是今年‘五一’期间,民宿客房已经在各个平台上提前订满了,我坚信随着日益完善的基础设施和热情周到的服务,会有更多游客喜欢上黄姚,喜欢来黄姚住。”对于未来的发展,古仲宁信心满满,也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为繁荣市场经济贡献力量。
沿着昭平县城驱车前行,一栋两层白墙黛瓦的建筑映入眼帘,穿过鲜花盘绕的拱门,这便是昭平县故乡茶博园特色旅游民宿。推门而入,红木色系的仿古设计与暖黄灯光相得益彰。
在民宿接待大厅的一角,整齐摆放着斗笠、茶篓、炒茶机等采茶制茶工具,窗外的茶园里有不少游客在躬身体验采茶。
“茶是什么?拆开就是‘人间草木’,置身于大自然之间,轻轻捧起一盏香茗,感受着人员自然和谐共生。”今年“五一”期间,在故乡茶博园,昭平县故乡茶业公司副总经理吴永英为尼泊尔客人沏上一盏非遗手工茶,细细分享“茶经”。
“昭平县茶叶种植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茶文化源远流长,茶的种类繁多,各具特色。”吴永英一边演示非遗手工茶一边介绍,历史上茶作为礼赠之物,承载情谊与待客之道,更是礼让、友谊、亲和的象征。
“故乡茶博园旅游民宿提供了采茶、制茶、品茶、特色美食‘一条龙’服务,通过制茶师现场指导,让游客体验到采茶乐趣,感受茶农的生活。”吴永英表示,通过推出茶文化主题系列活动,丰富了游客的体验。
今年“五一”期间,来自尼泊尔、北京、香港、广东、湖南等国内外游客6000多人次,特色民宿供不应求。
6月7日,故乡茶博园的茶山间洋溢着欢声笑语,来自大湾区的游客化身“茶农”,在茶山间沉浸式体验采茶生活。
“一芽一叶,就是茶农的一粥一饭,当思茶农的不易,‘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原生态生活虽然辛苦,但却脚踏实地。”来自大湾区的游客黄女士表示,在这民宿里体验了农耕文化、传统工艺、民俗礼仪、风土人情和地方美食,感受到别样的旅行乐趣。
故乡茶博园是昭平县近年来运营的茶文化特色民宿,打造主动“融入式”生活服务体验,将民宿与茶产业发展深度融合,打造“民宿+美食”“民宿+茶体验”等旅游新业态,让游客在体验当地生活和传统文化的同时,享受现代化便利的设施。
从晨雾茶园采摘到夜晚的“太空舱”露营,从传统手工艺体验到现代住宿体验,在占地几百亩的茶园秘境里,欢声笑语此起彼伏。
站在“太空舱”民宿的回廊间,创始人罗述长怎么也没想到,当初只是想从有机茶做起,誓做“健康食品代言人”的他,如今在这片土地上,竟然拓展出一个具有十多项特色活动的多业态民宿。
“得益于政府的好政策,我们打造了许多‘太空舱’民宿,吸引了不少游客前来体验。”昭平县鹊鸣春茶业公司总经理罗述长说,自2024年投入运营以来,通过游客体验和分享,鹊鸣春“太空舱”民宿口碑迅速提升,生意逐渐火了起来。
“三五好友坐在悬空的‘太空舱’里,品一盏香茗,赏茶山氤氲,望日月星辰,感受着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共生。”端午节期间,汕头游客吴玲女士带着孩子到鹊鸣春体验“太空舱”,一杯香茗使整个人都神清气爽,日常忙碌工作的紧张感一扫而空。
“太空舱”民宿不仅在住宿上别出心裁,还为游客准备了烧烤排队、篝火晚会、客家歌剧、民族服饰体验等丰富多彩的假日活动。罗述长表示:“‘太空舱’与自然的结合,让游客在亲近自然的同时,也能享受现代生活的便利,找到属于自己的‘诗和远方’。”
“以前,旅游配套设施不够完善,交通不便利,游客很难发现这大山深处的山水美景。自从高速路通车以后,我们这里的基础设施得到极大改善,来旅游的人也越来越多了。”罗述长说,不仅带动了村民增收,也为村集体经济发展做出了贡献。
近年来,昭平县持续加大对民宿产业的扶持力度,优化政策环境,打造具有特色的民宿集群。此外,昭平县还持续为民宿主提供技术支持和培训服务,提升经营管理水平,塑造全县特色民宿品牌形象。
“我们持续提升鹊鸣春太空舱、黄姚乐耘休闲庄园等民宿项目,全力推进东潭岭高端民宿、云上黄姚和花六茶园提升建设等项目进度,吸引更多社会资本投入民宿业,为全县民宿业注入新活力。”昭平县文化广电和旅游局有关负责人表示,目前,全县特色旅游民宿已有175家。
昭平县依托优质旅游资源,在突出生态优势、展现特色文化、打造民宿品牌上做文章,进一步完善配套设施,推动民宿多业态融合,构建具有影响力的民宿产业集群。2024年,全县接待游客1307.1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达123.28亿元。
2025年,昭平县正以“高水平建成广西东融先行示范区”康养旅游集中承载地为目标,创新旅游产品供给,丰富旅游体验内容,不断擦亮“山水茶城 康养昭平”的旅游名片,把茶文旅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发展优势。